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2022福建教育学院招聘笔试公告

来源:中公教育 | 发布时间:2022-05-20 20:17:27 |  访问:17520

根据《2022年福建教育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要求,现将笔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笔试人员名单

经初审,确定1004名报考者为参加笔试人员(具体名单详见附件1,分岗位按姓氏笔画排序)

二、笔试时间地点

(一)考试时间:2022年5月22日(星期日)9:00-11:00(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

(二)地点:福州十一中(福州市鼓楼区劳动路18号)

考场号及考生座位号详见考生准考证,考生应提前了解自己所在考场对应的教室。参加笔试人员可于2022年5月18日之后登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报名平台(http://220.160.53.33:8903/)打印准考证。

三、防疫注意事项

(一)考试前

报考人员需及时关注我院网站有关考试事项的通知,并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

1.《2022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公开招聘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纸质版(以本通知附件2为准,此前版本作废;请如实填写,落款日期为2022年5月22日,带至笔试考场上交监考人员);

2.“福建健康码”(通过闽政通、微信或支付宝申领,入校时现场出示);

3.“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过闽政通、微信或支付宝申领,入校时现场出示);

4.考前48小时(采样日期须为5月20日8:00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纸质版;

5.身份证原件;

6.准考证原件。

(二)入校时

考试当日入校人数众多,请考生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尽可能提前、错峰到达考点,预留足够时间配合校门口及考场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和身体健康检测,以免错过开考时间。考点只允许考生本人进入,车辆和随行人员不得进入考点。考生应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第三点第(一)款要求的所有材料,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由专用通道进入考点。若体温异常,需经现场医务人员复检,复检体温正常的,可进入考场考试;复检仍发热的,应配合安排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得参加当日考试。

(三)进入考场

考生进入考场,将如实填写好的《2022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公开招聘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在考室门口交给监考人员,摘下口罩,出具身份证和准考证接受监考人员的核验。考生进入考场和离开考场时需严格佩戴口罩。在考试期间出现发热等身体异常情况的考生,将进行体温复检,复检体温正常的,继续考试;复检仍发热的,应配合安排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得参加当日考试。

(四)考试结束后

考生在考试结束铃声响后,停止作答,等候监考人员收卷。佩戴口罩,带好随身物品,有序离场,不逗留、不喧哗。

(五)不得参加笔试的情形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均不得参加笔试: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未能配合属地完成隔离观察、健康管理或核酸检测的考生;考前21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或考前14天内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旗)其他低风险地区旅居史、涉疫人员接触史的考生;不能按要求提供第三点第(一)款要求的材料,或健康码、行程卡等不符合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的考生;出现体温不正常、干咳、乏力、胸闷等异常症状的考生,一般不得参加笔试;其他不符合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的考生。

(六)自觉承担防疫责任

外地考生应提前关注了解本人现居住地及福州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即日起做好自我健康防护及各项赴考准备工作。福州市对外来人员的疫情防控要求详见最新版的《福州市出行防疫政策》和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发布的最新《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关于对高、中风险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入(返)榕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

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考试资格,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防疫具体措施要求将结合疫情发展态势,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部署,及时调整、补充、完善,请及时关注网站最新通知。

四、其他事项

1. 入校时务必携带好第三点第(一)款要求的所有材料(个别考生身份证遗失,请提前至公安局或派出所开具临时身份证)。其他应遵守的考场要求,详见准考证。

2.资格复审和面试的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资格复审时,考生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3.联系人:魏老师、尤老师,联系电话:0591-83727430。

请点击下载:

附件1:2022年福建教育学院公开招聘考试笔试人员名单.xlsx

附件2:2022年度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docx

福建教育学院

2022年5月16日

原标题:福建教育学院2022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有关事宜的通知

文章来源:https://www.fjjyxy.com/xygk/xygg/content_47835

相关阅读:

2022福建省供销社直属学校(福建经济学校、福建商贸学校)招聘笔试公告

2022福建开放大学招聘笔试公告

在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科涉及较多,知识点琐碎,易混,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就是其中难点之一。关于这个学科里的学派,备考中我们如何区分,在考试时它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呢?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派别,即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回答。

(一)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对物质由浅到深的认识划分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对意识的不同认识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例】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物是观念的集合

答案:c。中公解析:a项错误,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认为人的意识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b项错误,我的心决定一切,主观唯心。c项正确,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项错误,强调了观念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为c。

二、可知论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到的;

(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到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到。

【例】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判断)

答案:错误。中公解析:根据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重点是区分两者。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二者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辩证法

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比如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比如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全面:全面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即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二)形而上学

1.孤立: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闭关锁国。

2.静止:运动的对立面,事物不运动,不变化。比如天不变道亦不变。

3.片面:只看到事物一方面。比如: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例】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a.沧海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b.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c.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d.形存则神存——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a。中公解析:a项正确,沧海桑田体现变化发展的观点,属于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b项错误,擒贼先擒王强调抓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联系的观点,都属于辩证法的观点。c项错误,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都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项错误,形存则神存体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为a。

四、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它把人们的思想动机、英雄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肯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例】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 )。

a历史是英雄任务创造的

b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历史是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的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研究

答案:b。中公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本题答案为b。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的分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起到帮助作用。

相关推荐: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篇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篇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微商,网络带货直播越来越红火,也产生了越多越多的问题,比如有许多网络商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其实是我们的市场调节缺陷的体现。

一、知识介绍

(一)自发性

自发性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会去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损人利己,一切向钱看的行为就是市场调节自发性。

(二)盲目性

盲目性是指由于信息不完全,生产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什么有利可图,就决定生产、经营,蜂拥而上。在之前曾经出现过“苹什么”、“蒜你狠”等现象,说的就是苹果和大蒜的价格升高,农民在看到这个现象之后都去钟苹果种大蒜,这种一哄而上的行为叫做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三)滞后性

滞后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只能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升或下跌后才能做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给的决定。生产者和经营者往往是看到了某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之后才去大量的生产,其实这在价格已经上涨之后才做出的举动。目性后面紧接着就是信息的滞后性,盲目跟从去生产最后才发现产品供过于求了。

二、试题展现

(多选)当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二,但是利用互联网便利也有很多不法商家推行一些骗取钱财的行为,这体现了什么?

a.市场调节的自由性

b.市场调节的开放性

c.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d.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答案:c。题干中涉及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属于一种不诚信经营,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这属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调节没有a和b的说法,d在题中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是c。

三、考查形式

市场调节的缺陷可以直接识记性的来考察,但是实际考试当中理解性考察居多,就像例题当中给定一段材料让大家判断这体现了市场调节的哪种缺陷,大家需要尤其注意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区分。

相关推荐: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学派多,区分方法要记牢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修亮点

1.根据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属于本法所称作品的是( )

a.摄影作品

b.视听作品

c.工程设计图

d.口述作品

【答案】abcd。中公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最新修改,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视听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在新修著作权法中将电影作品及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改为视听作品,保护范围扩大。故本题答案是abcd。

2.根据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关于著作权权利保护期限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和署名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b.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c.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d.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答案】a。中公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最新修改,第二十二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故a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说法正确。

第二十三条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故b选项说法正确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故c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以上是中公教育为大家提供的新法修改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学派多,区分方法要记牢

2022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时代发展的荟萃,是社会创造力的源泉,是国际地位软实力的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传承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故宫前院长单霁翔使“束之高阁”的文物藏品走入公众视野,焕发活力,以更青春生动的形象为大众所熟悉;荧幕的双面歌王李玉刚,创新性地将现代唱法与国粹京剧唱腔合二为一,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疫情影响下,山东潍坊各县市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核酸检测过程中趣味盎然的核酸检测贴纸备受追捧……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向我们传递出传承的魅力,唯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愈发坚强屹立。

加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文化永葆生命活力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从陕西省的大唐不夜城,将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成功打造出“夜游经济“主阵地到苏绣大师姚惠芬首创了“简针绣”刺绣技艺,为中国传统工艺与西方艺术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再到河南卫视推出《七夕奇妙游》延续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路线,用创新点燃了网友的热情……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文化没有断代留存至今的国家,关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创造力发挥着重要推进作用。只有将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代代称颂,才能让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注重文化感召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作为华夏儿女,自小就接受孝悌忠信的文化浸润。逐步完善人格,恪守文化与道德要求。可以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感召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规范国人处世立身的根本。《流浪地球》的播出,唤起了人们的“敢于担当”;《战狼2》的风行,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激情”;《老中医》的广受好评,感受到了学者们的“博爱仁心”……在新时期的今天,文化感召力除了来自传统文化,更来自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新时代青年继续坚定不移,让文化感召力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风向标,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支撑。

不论是从江南水乡到北京故宫,还是从秦兵马俑到景德镇陶瓷,亦或是从唐诗宋词到清明上河图,中国历史上无处不闪耀着文化的光辉。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增强文化传承力、加强文化创造力、注重文化感召力三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同步发力,才能实现文化号巨轮扬帆起航的宏伟蓝图。

相关推荐:

2022福建事业单位申论范文:创新基层治理 实现乡村善治

2022福建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公文写作题是申论考试中常考的题型之一,它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要想做好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对其题型有所了解,此类题型一般都会在题干中要求写一份文种,例如写一份宣传稿或者倡议书等等。其次就是了解写作技巧,本文主要针对公文写作的答题思路进行介绍,并以一道题常考的公文类型为例助考生们掌握答题方法。

一、审题

要审清文种、格式和逻辑。首先要判定书写什么文种;其次,要确定是否需要书写格式,如果题干出现“内容要点”或要求明确说明“不要求格式”等字眼,则不用书写格式,直接呈现标题和正文即可,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则要书写正规格式;最后,贯彻执行大多数的逻辑都是“总分总”,如果对此类文种不熟悉,可以按照材料逻辑书写。

二、找点

开头可以以背景现状、问题、意义或危害等作为引出;中间则围绕题干的目的寻找要点,多数是做法;结尾呼吁号召或者自然收束即可。

有时开头结尾需要自创,但是正文部分大多来源于给定资料。

三、加工

结构上:标准格式五要素为标题、发文对象、正文、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标题居中、发文对象左侧顶格,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右下角空2-4格呈轴对称即可。

逻辑上:大多数都是开头+主体+结尾,“建议书、通知”等可不写结尾。

内容上:将相同的要点合并到一起即可。

四、书写

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分段书写。

【例题】假设你是某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需要向社会介绍移动微法院。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介绍移动微法院的宣传稿。

要求:内容完备,语言简练、得体,条理清晰,格式正确,字数在500字以内。

【中公讲解】

一、审题

1.文种:宣传稿

2.格式:标题+发文对象+正文+发文单位+发文时间

标题=》关于移动微法院的宣传稿/自拟

发文对象=》广大市民朋友:

正文=》开头引出+中间结尾+结尾

发文单位=》xx市政府

发文时间=》xx年xx月xx日

二、找点

部分材料节选: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是这张蓝图不可或缺的描摹。为了促进打官司从“让当事人跑”向“让数据跑”转变,可让群众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工作人员介绍,“移动微法院”开启了“指尖司法服务”,“把法院装进了口袋”。 “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可放在开头整体介绍,引出移动微法院)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审现场,通过移动微法院远程参与庭审。在移动微法院主页,我要立案、我的案件、 多元化解等 9 个功能模块呈九宫格排列,当事人使用移动微法院参与诉讼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释明等,这种“一步一导引”的智能化服务,便于当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诉讼规则。(好处:功能多元便捷。移动微法院主页,功能模块排列简单明了,诉讼过程中,“一步一导引”智能化服务,便于当事人掌握和遵循诉讼规则。)

……

移动微法院的创新未来大有可为。从无到有,移动微法院正在影响或改变人们的司法理念。(总结全文,可放在结尾)

三、加工

开头:电子政务体系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打官司从“让当事人跑”向“让数据跑”转变,“移动微法院”开启了“指尖司法服务”,“把法院装进了口袋”。“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

中间: 一、功能多元便捷。移动微法院主页,功能模块排列简单明了,诉讼过程中,“一步一导引”智能化服务,便于当事人掌握和遵循诉讼规则……

结尾:从无到有,移动微法院正在影响或改变人们的司法理念,未来将大有可为。

四、书写

移动微法院 开启司法新时代

广大市民朋友:

电子政务体系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打官司从“让当事人跑”向“让数据跑”转变,“移动微法院”开启了“指尖司法服务”,“把法院装进了口袋”。“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这一司法创新惠及到越来越多的民众。

一、功能多元便捷。移动微法院主页,功能模块排列简单明了,诉讼过程中,“一步一导引”智能化服务,便于当事人掌握和遵循诉讼规则。中国移动微法院4.0版本已可实现20余项功能,除刑事案件外,90%以上的案件都可以使用移动微法院完成诉讼流程。二、提高司法效率。大大节省时间,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审现场,可远程参与诉讼活动;在调解等环节,律师可以随时利用碎片时间,提高执业效率;提高法官工作效率。三、信息对称及时。通过移动微法院,涉案账户冻结、解冻信息,可实时显示。当事人可以随时向执行法官提供执行线索,执行法官外出执行的照片、录像、文字、语音等信息也可以同步到手机端,让权利人及时获知。

从无到有,移动微法院正在影响或改变人们的司法理念,未来将大有可为。

xx市政府

xx年xx月xx日

相信在中公教育的指导下,考生们对公文写作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考生们勤加练习,实现质的突破。

相关推荐:

2021福建事业单位申论范文:智慧治理是实现现代化征程的关键

2021福建事业单位申论范文: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推荐:更多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时间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